15/12/2020
祷告更新
义和团的流血事件似乎使中国仍在等候听闻福音的无数人察觉到外国教会的存在。就在1903年这个令人焦虑的时刻,宣教士卫润世(Verner Wester)移民到中国,在瑞华会的郓城宣教站开始他在中国的生活。他在义和团事变后不久就抵达中国,很清楚知道自己可能要面对的危险、敌意和艰难。而事实上,在他的一生中,他确实经历了极大的损失。他的两任妻子和四个孩子都死于斑疹伤寒、脑膜炎和痢疾等疾病,惟一存活的儿子被送回给在瑞典的祖父母。卫润世几乎都和他分隔两地,直到在中国建立了一所为瑞典宣教士的孩子预备的学校为止──这表示这对父子终于在假日时可以共处。后来,动乱加剧,他们再度分离,孩子被送回瑞典。
卫润世一生为基督和中国人而活,他和家人都埋葬在郓城南方海州一处他为自己购买的坟地。就和其他许多带着一个皮箱到中国宣教的宣教士一样,他们委身于长期事奉,从不回头。
卫润世的经历记载在一本名为《我的祖父在中国》(My Grandfather in China)的书中,作者是Mick Lidbeck。这本书有中文版和瑞典文版。书中记载,当卫润世在中国宣教的第一年结束时,该教区有34位宣教士,以及两位传福音的同工。有20位妇女教导圣经。教会有234人,当年有80人受洗,学校中有61个学生。1919年时,峡西省的人数增长到1189人,河南省578人,山西省有521人。
卫润世身兼牧师、讲员和传福音者,并且监督许多建筑物的工程。除了教会和一所神学院之外,该机构也经营鸦片戒毒所、医院和学校。在河南省,机构照顾被遗弃的儿童和怀孕的妇女,并接续工作训练计划。
1911年时,郓城有八所男校和五所女校,共有328名学生。在1920年代早期,国家动荡造成可怕的饥荒,受苦者众。到了家庭开始卖妻女以免饿死的时候,机构建立社区厨房,为大众供应稀饭。卫润世和政府、村长及可靠的信徒合作,在超过五百个村庄中提供援助,评估十六万多人的需要。1924年,可怕的洪水破坏了48个村子,横扫该城。卫润世再次受委托评估救援的需求。
透过甘心忍受敌意和艰难,卫润世和其他瑞华会的宣教士使极多中国人的生命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问题仍然不变:“这些艰难值得吗?”
这项事工的核心并不是关于工作、富庶或社会正义的福音。卫润世和其他宣教士的劳苦和事奉只是他们带来的真正信息的工具和副产品──耶稣也代替我们付出祂的生命,以拯救我们免于末日的审判。或许这就是为何有许多早期的中国信徒是鸦片成瘾者,以及真正知道何为捆绑、苦难和审判的人。
卫润世在中国事奉的时候,信徒人数大大增加。他在1930年病逝,在海州墓园和他的六位家人同葬。800人参加他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