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24
祷告更新 / Featured
約 翰 福 音 1:1-2 CUVS
太 初 有 道 , 道 与 神 同 在 , 道 就 是 神 。
2 这 道 太 初 与 神 同 在 。
如果我们的非华人读者曾经和华人分享福音,应该会熟悉一些经常出现的隔阂。“基督教是外国宗教。”“基督教在中国有恶劣的历史,和殖民主义及毒品贸易有关。”“我们不是罪人!”“圣经不符合科学。”“圣经说你可能必须拒绝自己的家人!中国人绝对不会做这种事。”
如果我们至少能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些了解,就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些挑战,让讨论得以继续。
或许可以在“道”这个字上找到一些共通点。
在约翰福音一开始,神的外在呈现被翻译为“道”,这是根据希腊字logos翻译而来。
在许多中文圣经译本中,包括获得广泛使用的和合本,都将logos翻译成“道”。在英文里,中文的“道”常常译为“道路”。但是对华人而言,它的涵义比这个翻译更加深刻得多。道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心。经典著作道德经给它的定义之一是“宇宙的起源”。“道”是指奠定并结合宇宙所有层面的基本原则或极致真实。它代表引导及和谐所有存在的自然秩序和宇宙流。道教认为道并非人力所能理解--它是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来源和模式。
那么神的话语和道教的道有什么关系?
基督教传道者是否可以使用道教的观念来建立桥梁,让道教信徒得以认识真正的道路、真理、生命--基督?惟一的道路!
对于这件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历史上,许多宣教士使用文化做为协助解释基督教真理的工具--想想唐·理查德森(Don Richardson)和“和平之子”--也有人认为和异教信仰的任何连结都是危险的。
运用哲学传统来传道,是有一些圣经基础的。举例来说,在使徒行传十七章中,保罗在雅典时,就使用“未识之神”的说法来宣告基督实现了他们的部分传统。
道教和基督教在某些方面是彼此相容的,同时也有根本上的不同。道教强调与道和谐共存。它重视简朴、平衡,以及顺从自然秩序。
另一方面,基督教聚焦于个人和神的关系,耶稣基督的教导,以及灵魂的得救。它强调信心、恩典,以及圣经中的道德指引。
大部分中国人多少都有受到道教的影响。将道教的“道”和耶稣做比较,或许可以有不错的果效,至少我们可以借此尝试理解一点数千年的中国文化,而不会加以忽略!
代祷事项:
为所有蒙神呼召和中国人分享福音的人祷告,无论是在中国,或在我们的家乡。
求主使我们能够接受满有果效、荣耀神的策略,即使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方法。
求主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和中国人分享耶稣,指引他们认识圣经中能让人明白的“道路”,而不是道教那无法明白的“道”。
道教是源自古中国的一种哲学或灵性传统,强调与“道”和谐共存。道教以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和庄周的著作“庄子”为基础,提倡简仆、自然,以及顺从自然世界。道教思想的中心是“无为”的概念,意思是不行动或轻松的行动,认为一个人应该照着宇宙的自然流动来行事,而不是透过强迫或人为的方法。道教重视平衡,常以阴阳为象征,反应出一切事物的交互关联性和相互倚赖。道教透过打坐、太极和传统中药等方法,追求内在的和平与和谐。它的影响力超越哲学的范畴,进入中国文化里,塑造了艺术、政治,以及日常生活。